下城区科协将采取五项措施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
日期:2006-08-10 00:00:00
查看:2818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共有60条,涉及财税、金融、政策采购、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多个方面,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确保规划纲要各项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将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建设创新型城区,3月7日下城区科协局组织了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座谈会,区科协全体工作人员和浙工大教授等专业人士参加了学习座谈。
大家认为,科技工作要支撑下城区“1245”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重点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抓好《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
首先,要牢固树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战略观念,克服传统发展模式的粗放意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深刻领会“十六字方针”的内涵,紧密结合下城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努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宏伟目标。
其二,必须在创新科技政策上走出一条适应下城自身发展的科技之路。下城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已将区内的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0:10:90,随着经济发展总量和科技投入比重的增长,科技经费的使用与国家政策不相适应日渐突出;要破解我区科技经费投入与使用的瓶颈,必须在科技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即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社会公益研究,重视公益性行业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优化政府科技计划体系,明确支持方向,重点解决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针对下城实际,就是要把科技三项经费大幅度投入到商贸信息化、三产服务业、软件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等非工业方面的科技问题,以利于促进下城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其三,要积极加强政府引导,加大企业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和社会发展及城建城管等领域的科技投入。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对科技创新的环境、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创新安排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和部署,动员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要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大力培育和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创业。
其四,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要抓紧对区属专利企业、专利发明人员实施调查、分类,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和辅导;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专利产品开发或购买专利,促进专利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其五,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会同统计局、人事局和经贸旅游局等部门,对区属单位及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进行调查,并形成科技创新人才统计年报制度;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依托科技孵化器吸引人才;要切实加强科技人员的联系与引导,充分依靠科技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要积极做好属地两所大学实验基地与区属广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嫁接平台,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健康有序发展。 (蒋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