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萧山科普新闻 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萧山区全面推进大科普格局

日期:2017-03-14 16:31:00 查看:3435

 1月15日,国家网信办将萧山区科普进社区《迎新春送“干货” “科普年饭”走俏》新闻稿在全国各网站推荐推送,并被推荐为“温暖中国”优秀作品。按照百度数据,全网转载3100多条,中国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青在线等中央级媒体均转发了该新闻。该新闻稿报道了萧山“科普进百村(社区)暨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蜀山街道秀水社区、为居民送上免费科普“年饭”的场景。“科普进百村(社区)暨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是萧山区科协和萧山网联手打造的科普文化进社区载体,被中国科协评为“2016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项目。该活动组织科普志愿者每周进一个村或社区,全年计划开展50场,覆盖全区各镇街。同时,根据全区中心工作和各地居民需求,对内容和形式动态更新,贴近大局,贴近生活,把更多的科普“干货”送进千家万户。自去年9月份启动以来,已经走进21个村和社区。

近年来,萧山区科协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大力推进以“三维科普工程”为主体的科普信息化,科普宣传从传统平面提升到立体空间,全面打造全区域、广覆盖、宽领域、多维度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推动科普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16年,全区科普事业又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全面联动,科普宣传实现全区域覆盖。一是宣传周活动精彩纷呈。举办“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全国科普日暨萧山区第30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网络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讲座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全区各级各单位联动开展的10大类215项科普宣传活动辐射市民群众8万余人次。宣传活动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覆盖全区所有镇街。二是科技下乡活动效果明显。3月份,会同区农业局等相关单位在浦阳镇、益农镇举办春季农业科技下乡现场服务活动,接待咨询近7000人次,赠送科技资料近3万份,免费发放了种子种苗和新型化肥。9月份,组织11家单位的40余名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赴衙前镇和闻堰街道开展宣传周送科技下乡活动。接待咨询4000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60余种近2万份。三是开展科普进“百村(社区)”活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启动“科普进百村(社区)暨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四是组织环保科普征文大赛。联合区教育局、区环保局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萧山”环保科普征文大赛。本次比赛参赛作文达1112篇,经过大赛评委会评审,共评出获奖作文125篇。五是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给高桥小学、进化二小、汇宇小学的400余名学生和全区200多名科技教师分别上了《机器人技术改变世界》《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等讲座,为我区青少年和科技教师送上了一场“科普盛宴”。区科普示范单位潘水南苑幼儿园,从孩子的切身需要出发,给大班幼儿组织了“小牙齿 大责任——想健康,齐行动”特色科普讲座活动。

.坚持创新,着力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一是新建“萧山科普网”。“萧山科普网”立足科学性、知识性、公益性,致力于为公众认知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提供权威、快捷、有效的科普信息服务。网站下设科普影视厅、科普最前沿、科普图书馆、三维科普馆、科普萧山站、互动科普库六大板块。三维科普馆是网站的一大亮点,它是采用数字化展馆、三维虚拟技术结合萧山本土科技特色而打造的在线科普资源平台。它将萧山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基层科普馆推送到互联网上进行立体化展示。二是推出“科学色拉酱”。联合区教育局、萧山日报社共同打造的“科学色拉酱”,针对全区所有喜欢科学、热爱探索的中小学生,推出“科学探究课程”“旅途实践课程”和“科学制作课程”等系列科学教程,使青少年科普活动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并同步在《萧山日报》开辟专版,每周五报道导师团组织的活动和授课内容以及其它各类主题科普活动。三是开展自媒体科普宣传。开发智能科普娱乐答题系统,在“萧山科协”微信公众号上开展网络科普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活动共产生有效答卷5200余份,总访问量达2.8万余次。四是拓展“三维科普”新空间。科普讲师团全年点课797堂,实施完成550堂。其中“萧山日报小记者科普导师团”8名导师18个课题,完成授课97堂。完成科普电影大篷车巡回放映活动,全年共放映600场,城区215场、农村385 场。105块电子气象屏和农民信箱平台,每月定期发布科普信息(科普短信)。广播栏目《科普天地》继续以一周播3天6次的频率开展科普宣传。萧山网《科普之窗》视频栏目,突出了“G20峰会”宣传主题。区党员远程教育(红色搜索)平台继续提供上万部各类科普资源的点播服务。拍摄3部科普微电影《流行性感冒》《垃圾分类》《电梯事故》,继续列入杭州市科普资助项目。拍摄选送3部科普公益广告参与“2016杭州市科普公益广告创作大赛”,其中《好健康 好生活》获优秀奖。选送作品《多多的末日浩劫》参加市科普情景剧大赛,入围决赛。开发利用科普资源,编纂出版《旅途中的科学课》科普系列丛书。

三、抓点做样,努力打造科普示范体系。一是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区。按照创建要求,查漏补缺,积极申报,经省科协审核,我区已获批“2016-2020年度浙江省科普示范区”创建资格二是基层示范创建取得大突破。城厢街道育才东苑社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北干街道等15家基层单位在全力服务保障峰会的繁忙时节,加班加点,精心准备,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九批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数量占据杭州市总数的1/3以上,为全省最多的县市区。三是基层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带动效应明显17家科普示范(教育)基地成为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勤劳致富和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阵地,辐射面、影响面不断扩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传化“绿科秀”成为峰会中外记者外场采访活动线路之一。法新社、香港《明报》、人民日报等50多名中外记者走进“绿科秀”,体验了一把“城市新农夫”。市级科普基地佳惠农业迎来了波兰芦笋协会代表团一行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