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

日期:2016-01-19 18:01:50 查看:1884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
杭州市蚕桑学会、淳安县蚕桑学会、淳安县科协

连续化养蚕试养旨在帮助养蚕规模户通过桑园流转最大限度利用桑叶养蚕,从而提高蚕桑经济效益。通过解决养蚕规模户用工急增急减矛盾,均衡劳动用工,稳定用工人员,同时提高蚕室蚕具利用率,提高机械化应用程度,降低生产设施成本投入等途径,使养蚕成为部分纯农致富的主业。同时可促进桑园流转稳定现有面积,防止产业快速下滑。

项目建设地点选址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范围内的汾口镇和浪川乡。项目区内蚕农种桑养蚕实践经验丰富,当地农民房屋居住条件较好,养蚕用房、养蚕用具等生产条件均具备。栽桑养蚕技术条件好,对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强,也有一定的省力化养蚕技术,为连续化养蚕打下基础。

2015年8月6日,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姚树列主席带领相关科协科协领导,在杭州市农业局经作处副处长梁大刚同志和杭州市种子总站副站长鲁华云同志的陪同下,前往淳安汾口蚕桑示范园区,考察调研我市新型养蚕模式——连续化养蚕的示范推广情况。通过推广实施,该养蚕模式已经初具规模,成效显著。现将2015年项目实施情况,年终总结如下:

一、 项目实施计划及方案

通过连续化养蚕试养,预计可流转桑园300亩,全年增养蚕种2000张,多产茧80t,蚕农增收300万元以上。

1、确立试养期数:全年饲养分6期和8期两种形式。6期布局:春2+夏1+早中秋1+晚中秋1+晚秋1;8期布局:春3+夏1+早秋1+中秋1+晚秋2。

2、确保桑叶供应:一是提高现有桑园单位面积产质量;二是在劳力和蚕室一定的前提下,调整现有桑园管理模式,适应养蚕布局的变更,提高养蚕效益。

对现行桑园伐条时间与结构占比安排:春伐,3月15日-3月25日,占比20%;早夏伐,5月15日-5月20日,占比20%,夏伐,5月25日-5月30日,占比30%,迟夏伐,6月10日-6月15日,占比10%;秋伐7月15日-7月20日,占比20%。改变现有桑园结构,新植部分杂交桑。

3、确定技术方案:(1)蚕品种配套(包括蚕种催青);(2)小蚕统一专养(人工饲料、十天养蚕法);(3)桑园科学培管(桑园病虫综合防治);(4)蚕病综合防治;(5)蚕茧收购。根据养蚕时间确定统一收烘或各自分散收烘,原则上以统一收烘为主,以便减轻生产成本,蚕茧价格实施保护价收购。

二、项目具体实施成果及经济效益

2015年春期蚕,项目领导小组在汾口、浪川蚕茧基地开始大力推广多批次养蚕试点。全年多增加4批次养蚕,全年共养八批次蚕。全年共有163户参加多养四批次蚕。流转桑园300亩,饲养蚕种2000张,产茧80吨,蚕农收入300万元以上。增加了蚕农收入,多批次养蚕深受广大蚕农欢迎,更受养蚕户大青睐。

汾口镇桃林畈余三明2014年一年四期饲养蚕种19.5张,产茧741kg。今年养八批次蚕,共养蚕种21张,产茧776kg,比去年多产茧35kg。茅屏村汪建富2014年一年饲养蚕种29张,产茧1131kg。今年养八批次蚕,共养蚕种33张,产茧1313kg,多产茧182kg。

一年6期养蚕布局是在传统布局的基础上增养了二期,其中二春蚕放在洪家点和徐国良点集中饲养,晚晚秋蚕由示范点饲养和农户饲养相结合。二春发放蚕种180.5张,晚晚秋278张,合计458.5张(其中:二春有71户饲养,收购蚕茧6841kg,茧款287109元,平均张产37.9kg,张产值1590元,平均价2098元)。晚晚秋由于桑瘿蚊危害严重和轮斑病发生,再加上桑叶园培管差缺叶严重,蚕农弃养比较多,但桑园培管较好、重视养蚕户效益还是可观的。晚晚秋收购蚕茧4098公斤,茧款162311元。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附表中表可以看出,在蚕种饲养量明显下降的背景下,今年多批次养蚕可增加蚕种18.2%。多批次养蚕适合规模养蚕大户和专业户发展趋势,增加了养蚕次数,充分地提高了桑园、蚕室、蚕具利用率,减少了桑叶园荒芜、余叶老化和浪费,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养蚕蚕室紧张、养蚕体力强度,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有效途径。

由于多批次养蚕,改变了现有的养蚕布局。必须从桑园肥培管理入手,一是根据蚕桑生产现状要及时做好连片更新种植和消灭插花的规划,改造或新种新桑品种;二是要合理安排好桑园轮伐(春伐、二春结束后伐),配套引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培育管理措施,才能体现出多批次养蚕的整体优势。

三、连续化养蚕技术措施

1、调整养蚕布局,做到养用结合。目前,以饲养春蚕和中秋蚕为主,发种量占全年的65%左右,夏蚕发种量不到全年10%,蚕农春蚕和中秋蚕又养不足,桑叶有大量的剩余,使桑树的桑叶养与用失去应有的平衡。实行多批次养蚕,保持各期蚕发种量均衡。养蚕布局得到合理调整,促使每次蚕儿都有足够优质的桑叶,防止养过头蚕,实现桑树养与用叶结合,不能浪费现有的桑叶。多批次养蚕,亩桑养蚕张数可由目前的不到2张提高到3张以上。

2、加强桑园肥培管理,保证优质桑叶供应。由于不间断地收获桑叶,消耗的养份过多。桑园管理除了按照常规的技术操作外,重视N、P、K肥的配合使用。多施桑树专用肥,切实加强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同时每年冬季桑园必须翻耕,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

3、各期蚕品种:春蚕和二春养春用品种(可以养雄蚕),夏蚕和早秋养秋用品种,中秋和中晚秋养春用种(雄蚕)。实行多批次养蚕每1个月左右要饲养一次蚕。

4、要继续推行“十天养蚕法”星级示范点:加大培育“十天养蚕法”三星级以上的示范点力度,来保证多批次养蚕。实践证明“十天养蚕法”的实施,达到了小蚕饲养技术标准,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促使小蚕发育齐一,蚕体质强健。既节省了加温能源,也节省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真正解决了年龄大的老人养小蚕的困难,又达到了部份农户小蚕期可以就近打工,养十天大蚕就得到丰厚的收入。实行多批次养蚕,蚕农只饲养大蚕,这样既达到了大、小蚕分开饲养,防止病毒交叉感染的目的,又使蚕农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抓好消毒防病和回山消毒工作,保证多批次养蚕的安全。

四、目前存在问题

1、蚕桑产业基础还较薄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桑园管理差,有的桑园荒芜无人去培管,给桑树病虫害繁殖提供了场所。

2、蚕农投入不足,培管桑园不重视,土圵板结,施肥单一,技条细而短,亩桑产叶质差量低,产茧产量低下,整体经济效益差。

3、养蚕设施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80%左右的养蚕户是养蚕与人共居,而建了新房屋不愿意用于养蚕,蚕室房屋政府不允许建,三改一拆又拆了很多另时蚕室和旧房屋,造成想养蚕农户没蚕室养的局面,从而影响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低下,严重的是原来养蚕大户现在不养蚕了。

4、多批次养蚕,对桑树统防统治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农药中毒事件增加,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待大家去思考。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