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作《中国航天和海洋遥感》主题科普讲座
日期:2014-05-13 16:39:12 查看:1680
5月9日下午,杭州市科学大讲堂81讲在杭州市政府第三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受邀作题为《中国航天和海洋遥感》的科普讲座。
潘德炉院士是我国海洋遥感技术发展的奠基和开创人,在国际海洋水色遥感界享有很高知名度,曾在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从事海洋遥感研究。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海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学会常务理事、《海洋学报》主编、国际海洋水色遥感专家组专家。
潘院士从明朝的士大夫万户典故开篇,引经据典,并使用大量第一手科学研究与对比数据,从中国航天与海洋遥感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海洋遥感的应用、现状定位与差距等四个方面,系统普及了航天和海洋遥感基本科普知识,重点介绍了我国在研制发展神舟、天宫、嫦娥系列航天器和风云、海洋系列卫星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客观分析了我国在基础科学、基础材料和基础工业等方面的现实差距。他指出,海洋卫星技术已经成为了认知海洋的“千里眼”,开发海洋的“活地图”,拓展海洋的“红绿灯”。在空间技术利用与开发上,美国、俄罗斯、欧盟是三大主导力量,而在国际海洋活动领域,主导力量仍是美国和俄罗斯;在航天与海洋两个领域,总体趋势相对稳定与和平,但大国间相互博弈行为永远不会停止。潘院士强调,发展中国航天与卫星海洋技术,要代代相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缩小与国际间的差距。他坚信,中国航天和海洋强国的梦能实现,一定会实现。
本次讲座由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志伟主持。他指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党的十八大重要决策之一。领导干部科学素质的高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都直接影响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工作实效。杭州科学大讲堂第81讲也是一期杭州市领导干部知行讲座,主旨就是使大家能了解当前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和知识,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他讲到,潘院士的报告非常有激情,语言很生动,充满正能量,让大家领略了高科技的魅力,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从差距中找到了自信。(许志军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