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蜂王浆黑科技到底有多牛?杭州市食品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沈立荣发布最新成果
日期:2020-05-20 11:55:04 查看:3964
都市快报讯 5月14日,浙江省科协联合都市快报推出的“科技成果科普发布”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架起了直播间,科学记者和科学家一起化身“科学主播”,LIVE连线、走进实验室、科学辟谣,为公众架起科学传播的新平台。这是让科技成果贴近公众、公众贴近科学、科学家贴近科普的新尝试,也是学术资源科普化的创新。
这场活动发布了两项新技术——蜂王浆活性蛋白产业化超滤膜分离技术和采用单克隆抗体的快速检测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颠覆了传统依靠冰冻保障蜂王浆质量的新成果,最大程度保存了鲜王浆的活性成分与生物活性。
连线实验室看浙大团队如何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这两项新成果的发布人是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沈立荣。
10多年来新的研究发现,新鲜蜂王浆中的主蛋白对温度非常敏感,由于王浆中各种酶的破坏作用,主蛋白在常温下非常容易被降解。实验分析证实,鲜王浆在
如何保证蜂王浆的质量,并解决蜂王浆在常温下的保质问题呢?最有效和关键的是研发一种方便快捷的蜂王浆原料新鲜度检测技术,保障原料和产品质量;同时将蜂王浆蛋白从鲜王浆中分离出来,形成质量稳定的蛋白粉。
科学辟谣
“激素论”到底是真是假
近年来我国蜂王浆内销市场急剧下滑,首次出现内销总量低于外销出口总量的倒挂现象。与此同时,蜂王浆出口数量却在逐年升高。
国内大众对蜂王浆的疑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来自“激素论”。“蜂王浆是雌激素含量很高的补品”“长期服用蜂王浆易导致乳腺癌”“服用蜂王浆容易性早熟”等不实言论大肆流传,导致内销市场严重下滑,也让蜂农陷入困境。
昨天的科普发布现场,
内源性性激素是动物性食品的天然成分,是食物中正常的生物活性营养成分。2000年,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从市售牛肉、猪肉、羊肉、鸡肉、鸡蛋、牛奶等7类17件样品中均检出5种性激素,且含量是蜂王浆的数十至数百倍。
【科学talk】
问:科学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你理解的科学精神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