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减”新路径,打造科学教育品牌
杭州市科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活动走进淳安县
为有效提升山区学生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减轻课业负担,丰富科学实践内容,促进其全面发展。4月14日-16日,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淳安县科学技术协会、淳安县教育局协办的“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系列活动先后走进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一小学、淳安县千岛湖镇第八小学、淳安县南山学校、淳安县青溪新城小学和淳安县千岛湖镇第六小学。
活动中科普老师们运用"现象解码-原理溯源-实践创造"三维教学法,将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科技体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科学知识应用。现场,看得见的声音实验让无形声浪现出涟漪,特斯拉线圈在孩子们追逐的目光中跃动紫色电光,电磁回旋加速器编织出磁场的能量轨迹。当"牛顿的噩梦"实验重构经典力学法则,"大象牙膏"以彩虹色喷泉诠释化学反应的暴烈美学,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在实验室穹顶下交织成科学启蒙的乐章。学生们在尖叫声、呐喊声和惊叹声中品味这场属于他们的科技盛宴。
据悉,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杭州市科协以“科学教育+”实践课程为抓手,通过创新科学教育模式,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为山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接触科学、体验科学、探索科学的平台,有效的激发了山区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活力,走出了一条“减负增效”的科学教育特色科普路径。自今年2月份以来,2025年度杭州市科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活动已走进富阳、临安、建德、桐庐、淳安等区县小学25所,通过"优质师资+科学实验+科技制作"三位一体模式,开设科学实验及科技制作课程200余个,发放科学实验制作材料2500余份,服务学生4000余名。
后续,杭州市科协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品牌建设,通过构建"科普资源下沉-特色课程研发-师资队伍培育"的全链条科学教育服务模式,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山区“科学教育+”实践样板,满足山区学生科学实践探索需求,提升山区学生科学素质水平,让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浸润式科学教育中生根发芽。(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