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开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心理问题干预到积极品质培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学术报告会

日期:2013-03-22 11:21:13 查看:5861
 

开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心理问题干预到积极品质培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学术报告会简讯

 

2013317上午,由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与杭州市健康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从心理问题干预到积极品质培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学术报告会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可容纳15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这次报告的听众涵盖了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交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各大高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学生,另外报告还吸引了不少司法系统的一线民警,包括省女子监狱、省劳教局、省莫干山劳教所等单位。

本次报告的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心理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樊富珉教授。樊教授现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兼教育部普通高校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樊教授擅长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自杀预防、生涯发展规划与产业心理咨询等,尤其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本报告主要回顾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的20多年历史与特征,思考了今后我国高校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转变的新趋势。报告分析了这种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比较了这两种模式的差异,并探讨了模式转变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诸多影响。

樊教授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转变和发展趋势。转变包括从关注少数学生到关注广大的学生群体,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到重视学生乐观、希望、抗疫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发展趋势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正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操作化,更加重视发展性、实践性的措施和方法。本次报告为高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何顺应时代的呼唤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座听众纷纷表示豁然开朗,深受启发,赢得一片好评。

 

 

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

20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