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院士献策,政校院企协同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8-01 16:30:19 查看:1373

生命健康是我国“四个面向”的重要领域。作为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高度集聚的创新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杭州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使命新任务,杭州将如何破题?7月31日,由杭州市科协、杭州市卫健委及西湖大学联合主办,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与杭州市中医院共同承办的“以融促荣、杭向未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院士院长圆桌会上,政府部门、高校、医院、企业、科技社团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对策,在深入交换意见中寻找合作契机,以交叉融合促进产业繁荣,打造杭州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化工专家郑裕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免疫学家、西湖大学医学院和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董晨,共三位院士作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互动交流。原杭州市委副书记、杭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西湖大学董事会公共关系委员会主席张仲灿在会上致辞。杭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杭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雍容,西湖大学党委委员、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幼幼等出席会议。市属医院(集团),区、县(市)卫健局和所属医院,相关市级学会、医药企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先锋报告环节,董晨院士分享了《免疫疾病的机制研究与精准治疗》,郑裕国院士作了《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报告,施一公院士为大家带来的报告是《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几位院士带来了各自领域的前沿科技信息和先锋理念,并让现场听众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家国情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以及对事业发展蓝图的描绘,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近年来,杭州的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显示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的强大潜力。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16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四分之一。市级医院中分别有两家列入全省创新型医院、一家列为培育型创新型医院序列。在杭高校重视医药相关专业的设置和学科发展,拉动杭州医教研水平提升。

张仲灿在讲话中说,去年,杭州不仅成功举办亚运会,还在教育与医疗领域迈出重要步伐。市一医院与西湖大学深化合作,成为其直属附属医院,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杭州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篇章,也预示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加速发展。市一医院在西湖大学的赋能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合作效应将辐射整个杭州医疗体系。杭州这座城市,因拥有浙江大学与西湖大学两所顶尖学府而更添光彩。西湖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将为杭州医疗事业注入强大动力,通过人才与科技的双轮驱动,促进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就探索建立深化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医学人才引进培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话题,与会院士与政府职能部门、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科技社团代表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随着话题的展开,市级医院的书记和院长纷纷介绍各自医院的亮点特色,并围绕学科进步和产业发展提出了与高校进行对接的科研成果和未来感兴趣的方向。医药企业代表陈述了医学研究和产业联动的做法,表达了对与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合作的强烈愿望。市科技社团在促进专业领域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也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力点,并对未来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市卫健委就深化校地合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阐述,并表示将积极探索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机制和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短暂的碰撞,汇聚了海量的智慧。未来,杭州将继续秉持“以融促荣、杭向未来”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不断探索政校院企协同模式,打造杭州生物医药产业的‘金名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杭州力量!

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寄语一样:基础与临床结合,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一起创造奇迹!(院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