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拓展科普载体,因地制宜扩大科普人群
临平区科协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与时俱进拓展科普载体,根据临平当地发展微短剧产业的优势,开发“科学家故事汇”短视频,为“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学校”落地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样本。目前40集200分钟“科学家故事汇”短视频已被列入中国数字教育港“红色课堂”首个课件内容、临平区重点科普项目,通过参加“科学和中国”、“科学家故事进校园”、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讲座等活动,在全国范围中小学生受众达60多万人次。
一、顺应时代潮流,丰富科普载体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崛起,短视频正成为传播消费主流,今年4月,临平区科协在开展2024年度重点科普申报项目中,在最终确认的32个重点科普项目中,《科学家故事汇》短视频制作及进校园活动脱颖而出,列入2024年度临平区重点科普项目。
二、探索内容为王,主打正能量传播
10月,临平科技馆广场电子大屏幕上,临平区重点科普项目“科学家故事汇”短视频正式亮相,成为临平科技馆“杭州院士风采展”的组成部分,钱学森、钱三强、徐光宪……一个个浙江籍两院院士成为短视频的主角,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生活场景呈现在每一位市民面前,更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追星”的偶像。“科学家故事汇”短视频结合当前微短剧产业发展的时机,依托“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以科学家杰出代表——两院院士为主要创作元素,采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科学家成长、成才、成功的故事,启发学生创作灵感,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
三、跨界传播天时地利,分享普及得天独厚
短视频分享不分地域限制,以润物细无声的形态传递正能量,在中国科协“科学和中国”陕西省主会场上,冯长根院士应邀作“我们为什么要爱科学”的主题演讲,把“科学家故事汇”中的邢球痕院士和陶文铨院士两部短视频作为暖场片花,全网播放量达到56.8万人次,为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提供了榜样的力量。今年国庆节后,在杭州临平百年老校崇贤一小的课堂上,5000多名学生在教室课堂上观看《钱学森》短视频,对“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有了直观感受,大大启发学生创作灵感,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临平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