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年度市科协系统十件大事

日期:2025-01-02 10:55:21 查看:1235

1、基层科协向学会推优入会获中国科协试点

12月4日,中国科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24年度组织建设试点交流活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科协各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地方科协和基层科协代表参加交流活动。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雍容代表杭州市科协就“基层科协向学会推优入会试点”作题为《数字化服务 全方位推进》的经验介绍。试点工作主要探索基层科协组织向同级或上级学会举荐人才的有效做法,探索高校科协等基层科协向省级(市级)学会推荐优秀科技工作者入会机制,为中国科协开展组织建设工作积累经验。全国设该类市级试点2个,县级试点2个。

       2、认定首批27家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

2024年,在全市共64家申报单位中,认定了首批27家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并于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杭州市主场活动中授牌发布。新认定的首批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包括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申昊科技、阿里云、华大、西奥等,重点聚焦技术含量高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充分展现杭州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让杭州的新质生产力可见、可感、可触及。在杭州市民中心举办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宣传巡展,系统介绍27家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的整体情况和最新科创成果,吸引了10000余人次参观。

        3、建立院士专家健康服务站,为在杭来杭院士提供优质健康服务

与市卫健委深化合作,发挥市属医院特色专科医疗保健优势,共建“院士专家健康服务站”,为在杭及来杭的院士专家在杭就诊提供绿色通道、保健咨询和医疗对接等“一对一”服务,根据院士专家团队需求组织专业医务人员上门为其提供健康诊疗,为院士专家在杭出席重要活动提供医疗保障和保健服务。目前已为数名院士提供在杭就诊绿色通道,为多个院士团队提供上门中医诊疗服务,举办院士专家恳谈交流活动期间,为23位两院院士提供重要诊疗服务,在院士专家杭州行等重大活动期间提供医疗保障,获得院士欢迎和肯定。

        4、探索青年人才培养新模式,赋能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市科协精心策划了多期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干部专业能力提升成长营活动,吸引了来自市科协、区县科协、高校科协、各级学会的百余名学员参加,开展9次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400人次。成长营活动联合所属学会、高校科协、园区科协、高科技企业和社会各界科技创新等多方力量参与,采用“菜单式课程、自由化选择”创新模式,可自由选择课程参与,满足学员们多样化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成长路径。活动组织走进“千万工程”源起地、“每日互动”“静博士”等,邀请各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受到了青年学员的热烈欢迎。

        5、促进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打造浙江科技型企业家(科学企业家)群落

5月29日,全省“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落户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科技城。萧山区科协积极推动项目、人才、资本三项资源集聚导入,分别与省科协、省驻沪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聚区成功举办 2024“杭州·创客天下”海归小镇首届数字医药专项赛、“第19届海外英才项目对接会”,征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230 余个。与省驻沪办联合开展“天下英才浙江行”活动。在集聚区打造科技型企业家创业营,落地全市首个青年创业综合体,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企业家联谊会等活动。用好省国资运营公司、中关村开放基金等资本,支持浙大科创中心等科研平台和园区组建成果转化、天使及创投基金等。

2024年5月,余杭区南湖未来科学园“浙江科学企业家创新园”正式启动,进一步推进省市区各级资源高效联动与共享,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引入领军人才项目签约入驻企业106家,其中独角兽企业3家,准独角兽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组织开展由李克强院士领衔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共创坊”、英国物理学会“塑造未来的物理学”、中欧创新创业协会“中欧科创对接沙龙等科创活动共计21场。

        6、搭建产学研桥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打造“科学咖啡馆”杭州风味

“科学咖啡馆”活动以“科学+咖啡”的形式,搭建了一个专业化、社交型的线上线下平台,旨在促进科技热点和社会焦点的自由交流与探讨。2024年,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围绕科技热点和社会聚焦,以“AI大模型、未来食品与营养健康、数字技术与新能源、绿色低碳、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AI赋能企业和科技创新、黑神话:悟空”等公众感兴趣的前沿科技内容为话题,通过大师对话、科企沙龙、成果发布、科技文化沙龙等多种形式,共举办“科学咖啡馆”活动8场。据统计,“科学咖啡馆”活动在橙市互动、每日商报、潮新闻、央广网等市、省级以及国家媒体上报道35篇,其中直播的5场咖啡馆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超25万人次。通过“科学咖啡馆”这一平台,中心成功邀请了43位学术和行业专家进行分享与交流,实现了400余人次的人才与企业对接。

7、第十届杭州市科技创新大赛暨长三角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第十届大赛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三省一市高校、科技企业,设置高校学术型赛道、高校创新应用型赛道、科技文创专项赛道、科技企业赛道 4 个赛道,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环境、科技文创 5 个分类。征集到西湖大学、浙江大学等50 所高校 402 个项目参赛,其中邀请 53 家企业、资本以赛为媒,搭建人才、项目、资本、企业共赢平台,促进项目签约转化。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自 2015 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累计接收1500余个创新项目,评出优秀项目175个,促成52项成果转化,促进投资2.47亿元。杭创已经成为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浙江省科协官网、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杭州新闻、杭州网、潮新闻等主流媒体相继刊发相关报道,阅读量70000+次。决赛暨颁奖典礼全程线上直播,累计20000 余人次观看。

        8、《谁持彩练当空舞——茅以升的造桥法》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自主编创的作品《谁持彩练当空舞——茅以升的造桥法》在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中获一等奖。参赛团队充分考证史实和资料,精心设计、研发制作了实验器材和展示道具,在比赛中高度还原了“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的应用,形象阐述了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演绎了茅以升爱国抗日、亲手炸毁自己设计的大桥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茅以升等老一辈科学家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9、荣获杭州市直机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比赛一等奖

2024年9月,市科协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红色引领 勇攀高峰”杭州市直机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比赛一等奖,并参加展演活动。作品体现了深情与活力的碰撞,以高水准的演唱、打动人心的演绎、充满张力的舞台表现,展现了优秀的艺术效果,表达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唱响了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得到了专业评委和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市科协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顽强的工作作风。

        10、深化交口少科院体系建设,打造科技教育标志性成果

2024年,临安区科协不断深化交口少科院科技育人体系改革,传承和弘扬“全国第一家少年科学院”少年科学精神,提炼出“敢想、敢做、敢创造”的新时代“交口少科院精神”,激发当代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力。联合杭州市科协、浙江省标院制定《学校少科院运营管理规范》省级团体标准,以标准赋能打造标杆引领。深挖少年科学精神萌发地历史底蕴,完成6万余字交口少科院历史梳理和10名优秀人物故事撰写,挖掘出以翁奔哲、齐金良为代表的大国工匠、科技人才31名,推动少科院故事浸润千家万户,进一步擦亮交口少科院科技育人品牌。积极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建立校内外科技教育联动机制,探索实施“科学少年培养计划”五大行动,构建校社协同教育大格局。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