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杭州市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拱墅36号人大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3-06-16 14:25:11 查看:174

尊敬的娄屹兰代表

您好!您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学校内科技场馆建设辅导的建议》(拱墅36号)已收悉。您提出的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校内科技场馆、强化科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您对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情怀和重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我会完全赞同。经商市教育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会非常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和科学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部署要求,与教育部门同频共振、分进合击。

一是积极参与我市校内科技场馆和科普走廊建设。我会直属事业单位杭州低碳科技馆全程参与和指导上泗中学开展校内科学家精神航空航天馆建设,协助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富阳区春江中心小学、建德市新安江第三小学、淳安县汾口镇龙川小学等学校完成低碳科普走廊建设。同时,深化紧密型“馆校共建”机制,积极探索“一馆多点”模式,建立低碳科技馆首家分支机构——杭州春晖小学分馆,与天元公学共建生态文明博物馆,并挂牌“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城西分馆”。

二是积极开展主题巡展、流动科技馆等活动进校园。相继组织“现代军事科技主题展”“改变世界的100个发明与创造主题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昂扬奋进新时代”等优质主题展览在浙江省严州中学新安校区、余杭区径山镇潘板中心小学、建德市杨村桥镇初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等学校巡回展出。以山区4县为重点,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流动科技馆”活动,将包含力学、光学等多种科学知识的科普展品送进学校。

三是积极促进科学普及与青少年成长深度融合。通过科普讲师团、老科学家讲师团、院士讲座进校园向青少年宣传身边的科学、医学、航天、安全等科普知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阔科学视野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联合社会力量建立“双减”科普服务清单,目前遴选的第一批106门科普类拓展性课程已在市教育局网站供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选课。连续8年举办杭州市中小学“低碳改变环境”系列科学主题活动,覆盖全市各中小学校,超过100万学生参与受益。举办杭州市小小科普员食品安全讲解大赛、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杭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极大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此外,我会还积极参与杭州少年科学院体系建设,探索培育青少年“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目前已在我市46所中小学校建立少科院分站。指导的杭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开展杭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新指导能力提升培训、“从课内到课外”暨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座谈会等活动,为全市中小学科技教师学术交流和能力提升搭建了优质平台。

但正如您在分析中所言,受到场地、专业和场馆设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校内科技场馆缺乏“科技性”“创新性”和“中国特色”,在发挥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功能中存在片面和局限性。您在建议中介绍的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学校内科技场馆建设路径和经验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一步,我会将会同市教育局,结合建议内容,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要求,做好以下方面:

一、 加强校内科技场馆建设指导

立足我市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实际,梳理和掌握相关科普资源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校内科技场馆建设和更新改造的专业指导,因地制宜,体现学校特点和科创特色,满足学校日常科学教育需求。同时,充分发挥杭州低碳科技馆的专业优势,结合“馆校共建”机制,积极探索“一馆多点”模式,为校内科技场馆提供管理服务、展项设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专业支持,建设布局合理的杭州特色现代科技科普场馆体系,实现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发挥科技馆的育人价值。

二、 强化展教资源互连共享

以“连接、共享、服务”为理念,优先在科教资源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科技嘉年华、主题巡展等活动。积极组织学会、协会等科技社团做科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探索科技资源科普化。不断提升杭州低碳科技馆科普服务能力,持续打造杭州特色现代科技科普场馆体系“中央厨房”。策划推出高水平的常设展览及短期展览,开发多主题、模块化、菜单式的流动主题展览,推动主题巡展资源“馆校”供需对接。同时,推动杭州市中小学“低碳改变环境”系列科学主题活动等品牌项目迭代升级,整合资源、创新形式,鼓励科技馆资源以校园科技节、科学表演、科学资源包等不同形式进入中小学校,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

三、有序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

注重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开发的数字化技术运用,以“数字科技馆”的形式,从青少年对优质科普资源的需求出发,分步骤构建线上科普资源库、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库和各类科普数字化资源库,有序搭建科普教育和科学教育资源的“云平台”。同时,进一步提升科技馆内容建设智慧化水平,与网站、“两微一端”和短视频平台等传播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建立多方位立体化传播矩阵,通过爱好分析、绘制用户画像等方式,定向精准地将科普资源送达青少年群体。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和科学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推出优质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联系人:韩俊,联系电话:8711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