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孔建强、毛汉、马晓飞、隋永枫

简介:

孔建强,长期主持各类高端工业汽轮机的研制工作,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市级多项;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一层次重点资助人员。毛汉忠,曾获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核能行业科技奖三等奖、2014年被聘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马晓飞,曾获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成果不但打破国外垄断,多次实现国内第一,并打入欧美高端市场。隋永枫,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已授权专利7项,公开发明专利3项,在申请发明专利4项。

正文:

今年8月25日,一套每小时能压缩10万立方米空气的大型汽轮压缩机组正式通过国家能源局的出厂验收。中国第一次拥有了每年把400万吨的煤炭变成液化石油的国产设备。而驱动这套设备的核心动力——工业汽轮机,就产于杭州。这标志着杭汽轮打破国外垄断,首次实现十万等级空分装置用汽轮机国产化,为“中国重器”的崛起写下了浓重一笔。

每次圆桌会  都是一次学术探讨

“方案又改了,由于市场形势发展很快,我们需要研发生产十万空分装置用汽轮机!”两年前,作为该项目的业务与设计开发成员,杭汽轮工业透平研究院副院长马晓飞在与客户洽谈多次后,带回来这样的消息。

作为年龄最小的团队核心成员,1983年出生的马晓飞在杭汽轮的名气却着实不小。从2005年进入研究院,他参与、负责的各类工业用、发电用汽轮机研发项目不断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同时斩获了国内诸多科技大奖。“在当时,超出七万等级空分装置的汽轮机装置都非常罕见,如果我们做成了,那就是重大制造设备的又一个国产化。但困难也同样明显。”马晓飞说,由于机会难得,用户给出的交货期有限,通俗的话讲就是:时间紧,任务重。

每每遇到科研难题,透平研究院也和所有科研团队一样,少不了多轮的分析、探讨、设计圆桌会,成员中除了有马晓飞、隋永枫为代表的新生科研力量,也有以孔建强总工程师、毛汉忠院长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每次会议都像是一场科研辩论,与苏格拉底时代的辩论与质询氛围有几分相似。

见每个人都说得口干舌燥,作为团队领导,曾主持或参与过各类超大型工业汽轮机系列技术研发产品等公司重大项目的科研带头人,毛汉忠总会起身为各位的茶杯中添些水。也许这样的举动常人无法理解。毛汉忠说,以70后、80后为代表的科研生力军,应该接下科研创新的接力棒,“交棒的最好方式是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良好的科研环境。”

拥有超市场需求  5年的技术储备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后,2006年,隋永枫是他们班唯一一名选择走进企业的博士毕业生,“我就是想和外国人比一比。”时间过去9年,当隋永枫再次说出这样的话时,言语依然坚决。从他口中得知,早在5年前,他就已经掌握了制造适用于十万空分装置用汽轮机的叶片级组。

据隋永枫介绍,工业汽轮机叶片级组可以说是汽轮机中的核心装置,目前全世界汽轮机行业的技术瓶颈大部分被卡在叶片级组的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上,“这套装置的技术难题在于突破原有的技术框架,保证功率变大的同时,可靠性依然不减。”隋永枫介绍说,汽轮机叶片组装的间隙一般以丝(0.01毫米)为单位,当汽轮机正常运行时,哪怕将一块硬币放置在机器上,都可以稳稳当当。而汽轮机的设计就像是搭积木,只有开发出最优质的积木块,才能搭建出性能最好、品质最高的产品。“以前只能搭建出200多类汽轮机,通过多年来的自主创新,目前已能搭建出近千类产品,满足和引领了市场的需求。”

提到目前的成果,孔建强是隋永枫特别感谢的人,“科研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非易事,它在最初的时候只有投入,看不见产出。”隋永枫坦言,如果没有孔建强的支持,谁也没有胆量敢说团队已经拥有超市场需求5年的技术储备。

  孔建强表示,前瞻性不仅仅是核心技术的超前发展,他目前着手打造的,还有一张“智能制造”的网,由他负责的汽轮机远程状态监测与诊断可视化系统已经初具雏形,“它就像是一个大数据平台,每一台由我们生产的汽轮机都会实时传输它的运作参数。”据了解,由杭汽轮最新提出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模块化设计、柔性化制造、敏捷化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已经入围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