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挺
简介:
正文:
G20峰会后再迎亚运会,杭州正成为举世瞩目的城市。
作为2022年亚运会的主会场,被称为“莲花碗”的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场和被称为“小莲花”的奥体网球中心决赛馆,如同两朵银白色的巨型莲花盛开在钱塘江畔。不少市民惊叹于杭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却鲜少知道大小“莲花”、杭州东站等为人称道的建筑背后,有一群人用钢材搭建了这些鬼斧神工的结构。
这些钢结构的设计与研发就来自何挺和他的团队。
钱塘江边“莲花”盛放
“莲花碗”颜值超高,但背后的建造难度也是匪夷所思。
“‘莲花碗’有几十万根杆件,这些弯曲弯扭杆件不是人工可以完成的。”何挺说,这个有8万余个固定座席的特大型体育场采用了智能化建造技术,“与人工相比,智能制造杆件的效率可以提高5~10倍,其中弯曲弯扭杆件、莲花状的主龙骨如果不采用智能化技术,建造根本无法想象。”
不停修正设计,不断试验,何挺带领着20人的团队,光是课题设计、研发和试验就花费了三个月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莲花碗”采用的大型体育场馆钢结构智能化建造关键技术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杭州市科技奖二等奖。
不少结构是世界首创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莲花碗”的技术,邻近的“小莲花”——奥体网球中心决赛馆,在钢结构的设计与研发上并没有更容易一些。“因为‘小莲花’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大悬挑旋转开合屋盖,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何挺介绍,为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小莲花”顶部还有8片“花瓣”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旋转开合。
与大小“莲花”类似,公司承接的基本上是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熬夜通宵都是常事。”何挺说,即便如此,研发中心的同事们还是一同攻克各类难题,在重大项目的钢结构上完成了一次次的首创。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广州新电视塔的“小蛮腰”结构、杭州东站的“大跨度空间钢管桁架结构”等,这些创新设计也都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更环保集约的材料可期
在何挺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共累计完成各类工程8000余项,建成了不少享誉中外的标志性工程。公司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也获批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企业研究院、浙江省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先后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空间结构优秀工程奖、国家钢结构金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0余个。
除了重大工程项目的钢结构设计,何挺与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开发更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何挺介绍:“采用钢结构与新材料,建筑工期会大大缩短,光污染、施工噪音等也会降低。而且,这些建筑材料在拆卸以后还能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