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梁大刚

简介:

梁大刚 杭州市种子总站站长,杭州市蚕桑学会理事长,曾获全国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市丰收项目二等奖1项(主持)。主持编撰杭州市第一个桑蚕系列标准《桑蚕茧》。

正文:

大家知道杭州的丝绸很有名,其实杭州的蚕茧在业界也是很有名的,“千岛湖”牌蚕茧质量全省第一,一些国际丝绸知名品牌的原材料有不少出自杭州。梁大刚,从事蚕桑推广、管理工作,怀着对蚕桑产业的深厚感情,带领着行业前行。

  2009年到2015年,养蚕效益连续7年下滑,导致一些从业人员转行,蚕桑面积不断萎缩,蚕种饲养量下降,传统蚕桑业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时任杭州市蚕桑学会理事长的梁大刚与同行专家一起,提出了多种措施,增加蚕农收入。


  新的方法改变养蚕模式

  传统生产模式养蚕批次少,蚕农空闲时间多,蚕室蚕具利用率低,开展多批次连续化养蚕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有两种养蚕布局供蚕农选择,一是全年饲养6批蚕,即2批春蚕+1批夏蚕+1批早中秋蚕+1批晚中秋蚕+1批晚秋蚕;二是全年饲养8批蚕,即2批春蚕+1批夏蚕+1批早秋蚕+1批早中秋蚕+1批中秋蚕+1批晚中秋蚕+1批晚秋蚕。这样一来,养蚕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实现养蚕与用叶有效结合。”梁大刚说,同时还对现行桑园伐条时间与结构占比进行调整,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开展连续化养蚕示范与推广,从原来的3—4期/年,增加到6—8期/年,亩产效益增加40%以上。

  梁大刚主持编撰杭州市第一个桑蚕系列地方标准规范《桑蚕茧》,指导带动全市蚕桑标准化普及率达85%以上,为推进杭州蚕桑的标准化进程奠定了扎实基础。加大小蚕共育、十天养蚕法、方格簇营茧等新技术推广力度,占有率分别达到70%、60%及80%,有效解决了小、散及蚕茧质量不高的问题。


  引进新品种寻求新亮点

  农业要增收,品种是基础,品种选对,事半功倍。雄蚕品种因其丝质优而深受高端丝绸企业欢迎,近年来,积极引进推广秋华×平30、雌35×平28等雄蚕新品种,与常规品种相比增收20%以上。这几年,梁大刚的工作不仅局限于蚕桑管理,还从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种子示范推广管理等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把“三农”工作深深地扎在心中。每年,梁大刚带领科技人员引进水稻、油菜、蔬菜瓜果、蚕桑等新品种230余个,筛选出优质品种40余个。目前生产上主要应用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保持在95%左右;连续两年开展杭州市“十大好味稻”品鉴评比活动,2018年举办的“浙江好稻米”评选,十大金奖产品,我市占40%。

  “来自农村,从事农业,想着农民,为农民着想,做一个有情怀的农业人。”梁大刚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