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何奇江

简介:

何奇江,竹林培育博士,杭州市林学会理事长、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曾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青年科技奖、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市30余项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11部,授权专利4项。

正文:

“科研没有坦途。”这句话,何奇江一直挂在嘴边。他说,大家心目中都认为竹林嘛,不用管它自己遍能长成一片林,而他多年来与竹产业打交道才知道,我省竹产业发展的责任与压力。“毛竹繁殖和发展的速度特别快,但高效生态栽培和抚育的相关技术当时比较缺乏,尤其是高效笋用林的栽培技术没有很好的研究和推广。”

为此,多年来,何奇江潜心于毛竹笋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春笋、鞭笋和冬笋的高产、高效经营技术,创造了大面积丰产的典范;也通过采用生物方法促使竹蔸腐烂技术的研究,解决了竹蔸处理难的问题;在做珍稀竹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项目时,风餐露宿好几个月,终于收集齐了100颗开花竹子的种籽……

 

用问题导向解决科技中的问题

“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作为科技工作者,何奇江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挂在林农笑脸上。

桐庐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市唯一少数民族乡,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特别适合竹子的生长。但是,笋期短、价格低,林农种植积极性不高。何奇江看到问题后,便带领竹产业团队前往莪山,开展高节竹笋覆土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我们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一定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身上经常要有泥土的芬芳,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成为竹农知心人。”

“要把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实验室里高质量的论文,也要很好地写到林间地头。”经过2年多的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一种更高品质的高节竹竹笋培育成功,不仅笋壳从以往的黑壳变成了白壳,而且味道更加鲜甜,营养价值更高。每年高节竹笋产量达17万斤,也成为莪山畲农的主要产业,。“我们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得多感谢何博士,每年4月中旬开始挖笋,每天凌晨4:00开挖到12:00,可以挖笋5000斤左右,”合作社负责人廖营忠介绍到,普通高节竹笋的收购价格每斤0.7元左右,而他们的白笋每斤收购价高达5元。林农的积极性提升了,莪山也逐渐打响了“白玉笋”品牌。

近年来,杭州竹产业面临毛竹材价格低、雷竹林退化严重、竹笋质量下降等问题,影响到区域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何奇江与竹产团队编制了省级地方标准《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毛竹笋用林造林、幼林管护、成林抚育、春笋冬出覆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制作了栽培模式图,提出实行特色化、品质化、精准化、省力化和品牌化的竹笋业发展目标,在余杭区径山、百丈等地推广竹林测土配方技术和缓释肥在竹林中的应用,不但降低了成本,还改良了土壤和提高了竹笋品质。

 

整合资源组建团队打响林业品牌

一个人搞科研搞得好,不如一群人搞科研搞得好。何奇江不仅个人的学术研究业务上过得硬,而且他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出色的人才队伍,“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打响杭州的林业品牌。”

为此,他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奖励性绩效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竞评与岗位竞聘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制度促管理。整合科研资源,组建竹类、山核桃、香榧、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产业科技服务团队网,健全“首席专家+指导员+责任林技员+乡土专家”体系网,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努力攻克当前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适用技术,采取以自主研究研发和借梯登高相结合,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加强应用研究。

他带领杭州市林科院与其他单位共同建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并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国家、省、市级多个成果,并且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发展和田间山头,引导帮助山区群众依靠科技实现增收致富,有效助推乡村经济的振兴。

何奇江说,接下来将依托专业优势扎根基层,着眼于加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构建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科技创新机制,让林业科技工作始终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农增收紧密结合,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时期科技工作者的无私情怀和坚定的信念,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力地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代林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