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学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张书成
区级学会是科协系统最基层的科技团体,职能是配合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协履行职能职责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社会力量。区级学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出科协团体的服务质量。目前区级学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很难保证区级科技社团全面健康发展,为有效发挥区级学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中的积极作用,亟待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上进行研究,力求通过改革与创新,来推进区级学会的健康发展。
一、要按照市场化规律要求,从机构体制上创新,为学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中国科协自2001年推动学会改革以来,一直把机构体制改革和科学发展作为学会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这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社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社团改革工作中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区级学会只有按中国科协的要求,从学会的机构体制、管理模式、民主办会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才能引导学会不断壮大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并逐步取得成效。
首先从市场经济发展和学科科技工作者的需要出发,建立一支与政府行政部门完全脱钩的学会组织。从各学科中考察科技管理和科技项目带头人等科技专家作为学会领导的候选人,按章程规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担任各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由中青年科技专家或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中的中层以上干部且具有一定管理经营经验的同志担任(或兼任)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建立起比较精干的学会领导机构,并聘请主管局领导担任名誉会长或名誉理事长。
二是严格会员管理登记制度,从不同阶层、不同级别科技人员中吸收会员入会,发放会员证。对团体会员或个人会员,要对照科技社团的条件要求,申请登记、审查把关,既要保证入会会员政治纯洁,又要体现学科领域的技术层面。学会机构通过会员的规范管理,一方面可以掌握会员数量,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会员技术状况,发挥会员在学会中的创新带头作用,也有利于学会组织开展活动、学术交流、创新研发和承接政府委托的相关职能等工作。
三是分层次合理收取会费。领导干部和一般会员按标准收取会费,资深专家会员、高级会员、学生会员或有特殊贡献的会员可免收或少收会费,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深专家和新生代会员的作用,促进学会可持续发展。
四是在建立学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学会管理办法,按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管局重点工作的要求以及学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制订届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保证学会健康有序的开展工作。
二、要按照《章程》通则要求,从管理模式上创新,为学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根据区级学会目前的管理现状,绝大部分学会目前的会长或理事长,主要由挂靠局领导兼任,业务上接受上一级学会指导,工作安排从属于主管局的年度计划,学会自身没有完整的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安排活动由主管局统筹考虑,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主管局,独立开展工作能力资金不足,年审制度也不够健全。区科协机关支持也不够到位,主要原因是由于合署办公,参与学会管理的力量不足,加之认识上差距,组织交流少,影响学会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为保证学会按章程和组织通则的要求进行管理,笔者感到:区级学会应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转变观念,调整方法,尽快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与主管局脱钩,真正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学会领导机构并独立开展工作,建立正常的《理事会议事规则》、《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常务理事会成员分工》、《各层次例会制度》和《计划总结报告制度》,明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策内容、方式、程序、职责和工作规则等,以保证学会独立运行、正常规范的开展工作。要建立纵向、横向联系制度,即:建立与主管局、上级学会纵向协调制度和与区科协的工作联系制度,自觉接受区科协的指导。实际工作中,区级学会与区科协联系比较少,年初未报计划,年终也未报总结,上级科协的文件通知精神贯彻落实也不是很到位。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区级学会应融入“大科协、大群团”的发展之中,真正从制度上规范工作,积极主动的参与科协各项活动,并把主动活动纳入科协整体计划之中,逐步形成资源融合、主动参与的综合型服务格局,共谋科协与学会事业发展的大计,推进科技群团的健康发展。
三、要按照和谐构建的要求,从会员服务上创新,为学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肩负着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科技社团是执政党团结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要枢纽,学会的会员是基础、是草根,是学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会员的积极性能否发挥,能否以会为家,是学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会员只是参加几次会议、听听几次报告和参加几次活动,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很好的发挥。要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会领导机构应该在会员服务上进行有效改革,利益共求,成果共享,进一步增强全体会员的建家意识。
一是明确会员联系制度。要明确专人负责联系学会理事、资深会员、高级会员、外籍会员、团体会员单位及个人会员,不仅要定期寄送文件、刊物、资料,还要及时向会员通报工作计划、学术交流、大型报告会等活动安排,明确学会领导联系资深会员、高级会员、外籍会员工作制度,帮助会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二是建立会员优惠项目。凡批准入会的会员凭会员证优先、优惠参加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科普、培训等活动,费用打折优惠;理事、资深会员、高级会员免费获取学会刊物、技术资料、工作通讯;一般会员订阅刊物、购买资料折扣优惠,凝心聚力,为学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三是建好会员互动网站。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提供与会员个人专业、兴趣相适应的信息服务,开办各学科专业论坛、会员沙龙、业务咨询、通报学会活动事项,会员通过自行登陆网站享受个性化服务,运用现代化数据信息系统,形成强大的会员服务、交流互动平台,为会员创业、创新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是增强会员服务意识。学会机关专(兼)职人员应摈弃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走出去,找上门,协助解决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的为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努力营造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研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和谐环境,推进学会的全面发展。
综述,只要区级学会认识到肩上的责任,主动按照人民团体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三个服务”职责,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从机构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竭诚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规范学会管理制度,在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大群团、大科普”的资金人力资源,全区科普一盘棋,互相支持、相互协作,创新、创业,积极主动安排相关科技、科普活动,学会就一定能大有作为,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系拱墅区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