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由杭州市科协、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等联合主办“智能交通科技沙龙”在杭州举行,来自教育、科研、开发、应用和管理领域的30多位专家集聚一堂,共同为缓解交通“两难”献计献策。
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洁行教授和杭州市城市规划局工程处处长杨茂成教授级高工共同主持本次科技沙龙。杭州市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吴建国首先就科技沙龙的意义作了介绍。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研所所长周为钢高工带领大家观摩了杭州市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提出了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智能交通系统联合研究所所长董红召教授作《杭州交通拥堵宏观成因的反思》主题发言,分析了造成城市拥堵的种种宏观原因。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李石坚博士作《智慧地球之智能交通数据分析》主题发言,希望从GPS信息数据分析的角度为政府治堵提供参考。随后,公交、城管、交通、城市规划、城建等相关职能部门,从事智能交通课题研究的浙大、浙工大、杭师大等高校,以及从事开发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银江、中控、大华等企业的专家们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交流、切磋、融合与碰撞,纷纷为缓解和改善交通“两难”问题提出了建议。与会专家认为:杭州的交通信息化建设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但由于系统多部门建设,运行基本各自为政,致使系统融合、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等尚停在浅表层次。而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和网络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信息化辅助科学决策的更大作用。最后,杭州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森教授还向大家传达了好消息,目前,国家、高校和企业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和建设智能交通,相信未来的交通系统必将更优化更完善。(杭州市计算机学会)

与会专家现场观摩杭州市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智能交通科技沙龙与会专家参与交流研讨

浙江工业大学智能交通系统联合研究所所长董红召教授作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