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杭州科技发展研究会举办传统建筑低碳内涵及其对现代建筑启示论坛暨传统建筑图片展

日期:2014-09-23 16:12:27 查看:13081

 

       9月21日,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会主办的传统建筑低碳内涵及其对现代建筑启示论坛暨传统建筑图片展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主旨为生态·人文·宜居—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活。杭州市科协主席郑建波、学会部部长沈亮出席会议;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会、杭州市古都研究会著名专家、学者林正秋、林乾良、曹明富、徐建春等参加会议。

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曹明富为论坛致欢迎词。他向到场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向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会以及杭州市古都研究会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生态·人文·宜居—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活论坛”将会就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展开报告与讨论,图片展亦将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让广大的市民了解绿色建筑低碳生活。最后,他祝愿此次论坛暨图片展成功举办。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传统建筑研究专家仲向平做了题为“乡愁—杭州传统建筑的低碳人文特点”的主题报告。他阐释了杭州建筑特色与文化精髓:“三吴都会”风范;“江南水乡”特色;“中西交融”风格;“东方园林”典范。他从生态的环境、山水的居所、传统的民居、西式的花园四个方面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大批杭州传统建筑图片案例,呼吁杭州建筑回归本源、回归传统,沿袭老祖宗的一些低碳环保老方法,保留与建造更多注重生态环境与人文特点的宜居。

杭州科技情报所研究员沈悦林做了题为“杭州历史建筑的特色与传承”的主题发言。他阐述了杭州历史建筑的两个特征:一是杭州的历史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和高度的和谐体系,具有珍贵价值的文化宝藏;二是探索杭州建筑的“根”与“魂”,是传承创新杭州的建筑的基础。他提出,杭州历史特色建筑的传承可通过一下几个方面:“形式”的复制、“元素”的提取、“符号”的引伸、“材料”的应用、“色彩”的延续、“工艺”的进化、“环境”的复原、以及“气质”的传承等。

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心喜做了题为“传统低碳生活智慧—衣、食、住、行”的主题发言。他从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出行四个方面阐述了传统低碳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提出,传统“低碳”智慧的现代启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源远流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思想与意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三是追根究底,生存智慧的体现。他认为,低碳其实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不影响健康水平的情况下尽量减碳,这才是正确的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的行为不用刻意演示和教条灌输,低碳环保就是要让大家在行为和理念上做些小小的改变。

借“生态·人文·宜居—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活论坛”召开之际,为《林正秋与地方史志研究》首发式,此书为献给杰出地方历史文化专家、我国旅游文化学科开创者之一、优秀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历史文化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及南宋都城研究第一人林正秋教授80岁华诞。林正秋在首发式上讲话。他感谢书的两位主编曹明富教授与殷瑞讲师两年多来的辛勤笔耕和奉献。感谢杭州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会与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他回顾了自己的读书与工作生涯,认为自己在地方史研究方面仍是一位业余爱好者,承蒙各方的支持,才得以为城市发展,做一点有益的事情。日后,他希望自己能进一步把地方文化研究成果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来回报大家的厚爱与支持。

首发式上,杭州古都研究会秘书长希望大家都能够在闲余之际、静心之际读几本书,将受益匪浅。书籍第二主编殷锐在会上发言。她说此书是对林正秋教授一生学术精华的总结提要;是一本视觉盛宴;是第一本个体城市研究者的研究精髓。

至此,杭州科技发展研究会举办传统建筑低碳内涵及其对现代建筑启示论坛圆满结束,传统建筑图片展将继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