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笑 歌 声 里 轻 雷 动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走访建设中的“乡振共富”样板临平区崇贤村

日期:2022-07-11 10:48:56 查看:26847

策划、编剧、导演、剪辑……由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参与创作的50集大型纪实广播剧《历程——高质量共同富裕的浙江样本》,2022年5月14日起在杭州广播电台(FM89)首播。其中第31集《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农村职业经理人陈李波与崇贤村的真实故事。

夏至这一天,我们一行专家在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陈钢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乡振共富”样板临平区崇贤村。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庭下老人和孩子嬉戏的欢笑声……

不简单不平凡的崇贤村

说起崇贤村,仅“崇贤”这个村名,就显得古义盎然,让人浮想联翩。的确,历史上该地为两个乡,即崇英乡、南贤乡,据说与南宋时的一些往事有关。1935年两乡合并时,以各取原乡名一字而成新乡名,这就是“崇贤”。随着历史变迁,区划时而分时而合,建制时而公社时而镇,如今撤镇建街,但“崇贤”两字依旧,村仍以“崇贤”名。

崇贤村位于崇贤中心,杭州绕城公路、塘康公路、崇超路贯穿而过。如此便利交通,同时水网密布 、土地肥沃,为崇贤村勃勃生机创造了有利条件。面积3.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足5000人的崇贤村,外来居住人口却年年递增,如今已达到16000多人。在不时地出现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今天,崇贤村的人口不降反增,2021年末统计总人口达到21000人。这人口攀升的背后,是当地一二三产的科学发展,是欣欣向荣的生动写照。

就说近年来崇贤村培育中的四大水生蔬菜荸荠、莲藕、慈菇、茭白,历史悠久,营养丰富,人见人爱,村民们把这四种水生蔬菜并称为“四大美女”。其实整个崇贤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本身就是杭州水生蔬菜传统种植区域,特别是作为地方保护种质资源的慈菇、荸荠只有杭州种植。而莲藕作为杭州特产,曾经端上过G20杭州峰会的餐桌。这也好理解,因为用此莲藕手工制作而成的藕粉品质独特,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如今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夫不负有心人。崇贤村近年来获得了“双整治”达标村、“三个代表”先进村、区文明村、区十佳经济强村、区卫生村等荣誉。 去年12月,崇贤村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村

去年才退休的原村党委书记吴跃良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崇贤村的最高奖赏啊!”

崇贤村,确实不简单、不平凡!

不简单、不平凡,离不开一群长年累月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村干部,他们默默无闻地奋战在“乡振共富”的第一线。

崇尚耕读传家的崇贤村人,一定会铭记他们为了“乡振共富”胼手胝足、鞠躬尽瘁;假若有一天要编写一部《崇贤村人物志》的话,让我们在这里把他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是:吴永兴、吴跃良、吴桂祥、徐建明、顾高松、沈国妮、周刚群……

盼来了“农村职业经理人”

从1841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位职业经理人至今,职业经理人制度不断走向完善,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健康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打造新时代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余杭样板”为初衷,杭州市余杭区首创将职业经理人制度运用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从2019年起连续3年面向全国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经过层层考核、筛选,3年,招聘了近20名农村职业经理人。        

去年,杭州行政区域规划调整,余杭区划分为余杭区、临平区,于是临平区独立招聘了5名农村职业经理人。

事实上,今天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二三产有机叠加的发展模式,更需要科学经营与管理人才。农村职业经理人,在余杭(临平)这片热土上应运而生。

崇贤村“乡振共富”心情迫切,临平区农业农村局亦睠顾崇贤村,去年给他们派遣了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陈李波。

“乡振共富”,是对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的一次大洗礼、大变革,是一场史无前例、振奋人心而又艰难曲折的大战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各级党政部门纷纷部署行动。

履新伊始的陈李波,深知自己肩上的分量有多重!

陈李波对我们说,唯有兢兢业业,才能对得起“农村职业经理人”这个称号!

我们了解到,作为“浙江省青年工匠”、农艺师的陈李波,大学毕业后的近10年时间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他养成了坚持边干边学的良好习惯。这些年来,他参加过浙江农民大学全省蔬菜产业带头人培训班,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艺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余杭区百园农业建设发展培训班,余杭区农业领军人物高端培训班……

陈李波的这些经历,为他担任“农村职业经理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21年开展樱桃番茄绿色防控,番茄全程免用化学农药,产品深受市场好评。引进蔬菜新品种,应用水培种植、蔬菜穴盘基质育苗、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使用“高效双低”蔬菜补贴农药、商品有机肥与进口水溶性肥,生产“浙樱粉一号”番茄、“信福抗热王”青菜、”浙蒲9号”长瓜等,并将蔬菜育苗提供给农户们。

当年,农户们增产增收了,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加令人鼓舞。

我们看到,科学种植与管理,带给农户和村集体经济,不仅仅是技术提升、产量提升,更是收入提升、希望提升。

科学种植与管理,对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意义非凡!

双手描绘“乡振共富”新图画

     先让我们领略一下《崇贤村风景田园三年战略规划》中的大气手笔。                     

——坚持“共同富裕的多样性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乡振共富”的征途上,崇贤村高举为人民服务大旗,是觉悟、是高度,也是责任,更是庄重承诺!

——打造“崇贤风景田园品牌金名片”。崇贤自古便以田园景色著称,我们借用宋代徐玑的《新凉》“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这首诗,可以欣赏到崇贤村的田园美景。而宋代范成大的“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诗句,似乎特意为昔日崇贤村栩栩如生的田园生活而作。

——建设“浙江省数字农业产业集群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崇贤村抓住“关键”,如古人所言“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崇贤村,令人敬佩!

——成为全国“乡振共富”样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砥砺德行,知难而进,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品质,这就是崇贤村领导班子的胆略和作风!

如今。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到来,真可谓如虎添翼。崇贤村的男女老少,在村党委、村委的带领下,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如同老电影《耕耘播雨》插曲《双手描绘新图画》唱的那样:双手描绘新图画,男儿女儿志气大。党在前头把路引,敢学本领敢当家……

我们看到——

涵盖数字党建、数字基建、数字治理、数字产业、数字服务、数字生活等方面的《临平区崇贤村数字乡村建设方案》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实现崇贤村生活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战鼓已经擂响!

实现耕地高效利用、提升粮食产量品质的《崇贤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已经立项和实施。农业生态化、数字化、机械化,将在崇贤村这片土肥水美 、生机勃勃的热土上,为我们演绎出动人的故事。

年烘干产能达万吨的《崇贤粮食烘干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夜以继日地推进。建成后的粮食烘干中心,可以满足崇贤街道及周边街道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的粮食、玉米、油菜等烘干的需求。在现代化、机械化交织而成的劳动号子声中,将诞生一个又一个唱响新时代的传奇!

从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闭环管理的《崇贤茭白栽培技术规程应用推广项目》已经全面铺开,届时带动近200户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如今那飘荡在乡间的阵阵欢歌笑语,是在为明天的幸福生活抒发情怀。

……

当然,这一切来之不易。走访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乡振共富”的蓝图,需要新规划加持和落地。首先涉及到的是崇贤村村民小组第五组、第六组,根据规划需要征迁。但是,没征迁的时候盼征迁,真的到了征迁这一天,村民们却又依依依不舍。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只要有一户村民仍留在原地生活,就会影响规划的如期实施。身为崇贤村党委委员的顾建浩,看到这种情况,深知“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的道理,主动请缨,他的家庭成为征迁“评估第一户”,率先签约。“党员干部带头了,我们也不能落后”。于是,村民们纷纷响应,征迁期内签约率100%。

徐建明是崇贤村党委书记,面对日新月异的崇贤村,他深有感触地说,要实现“乡振共富”美好蓝图,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更离不开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啊!

当我们驱车返回华灯初上、车水马龙的城区时,老天爷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国北方有句农谚:“夏至雨点值千金”,是说夏至这天下的雨非常珍贵,有利于往后农作物茁壮生长。而我想说的是,这雨水不仅是象征着丰收的好兆头,也是为我们每一位新时代乡村振兴奋斗者洗去征尘、洗去疲惫,意气风发地去迎接明天崭新的崇贤村——中国“乡振共富”建设的典范!

崇贤村党委书记徐建明(右)向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陈钢(中)、执行秘书长李明华(左)介绍近年来崇贤村的新面貌

陈李波(图中)给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讲解番茄嫁接技术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一行专家、崇贤村党委副书记周刚群(左三)、农村职业经理人陈李波(右二)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