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①|王真震:当养生遇上AI 他把脉枕变成智能终端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2025展会现场,宇树科技机器狗倒立行走博得阵阵喝彩,同一时刻,杭州钱江南岸的浙江信网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网真”)办公室里,屏幕上跳跃着数据流萤光,创始人王真震和他的团队,正将《黄帝内经》的千年智慧熔铸进AI神经网络。
王真震团队研发的中医养生大模型,将32万例面舌诊影像数据与AI技术结合,让机器能够像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样,以智能终端代替脉枕,通过观察面部特征和舌苔变化,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不仅让中医智慧焕发新生,也为健康医疗领域注入新的智慧。
“未来更多机会应该是垂直领域大模型”
2023年,信网真提出了“+AI”“AI+”战略升级——在公司业务全面接入AI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深耕的垂直领域。很长一段时间里,王真震都在思考:在AI时代迅速发展的趋势下,信网真要打造一款怎样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并高频使用。
基于浙大读研时交叉学科的学习经历,以及十多年科技领域创业创新经验,王真震习惯性地将不同学科专业放在一起做跨界思考。很快,他敏锐地捕捉到健康养生领域的新趋势。“从朋友到家人,包括我自己,都越来越注重日常调理了,比如春季饮用玫瑰花茶护肝,夏季选择龙井清暑。”谈及养生理念的普及,这位深耕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打开了话匣子。
2023年秋天,这位每天喝定制养生茶的理工男,开始组建项目小组,并联合浙大相关专业教授及研究生团队,在中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市场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196个国家及地区对中医诊疗服务持开放态度,113个世卫组织会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一批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王真震意识到,充分发挥现代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全球化有广阔的施展空间。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医养生大模型应运而生。
让智能机器人“解锁”中医体质密码
在公司的智能中医诊疗室里,王真震向参观者演示:当程序员小包上传自拍后,“智能诊断一体机”瞬间捕捉到他发红的颧骨和舌尖芒刺,通过指腹、脉搏数据采集后,显示诊断为“肝郁化火证”,建议饮用夏枯草菊花茶,配合太冲穴按摩。
“这种‘秒懂’背后,是30多万条健康诊断数据的支撑。”王真震介绍,即使没有“智能诊断一体机”,借助手机小程序的AI诊断,也足够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用户只需要拍摄照片点击上传,AI会基于黑眼圈、法令纹、唇色等面部特征,结合舌质、舌苔、舌型等几十处舌部采集点信息,生成便于理解的体检报告与体质分析报告。”
中医养生大模型还结合用户体质,提供包含饮食、起居、保健、音乐、运动在内的5条调理建议,即通过给用户定制个性化方案,实现“治未病”的目标。
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AI中医健康管家”
在大健康需求日益高涨的当下,王真震团队全力推动中医养生大模型落地,与浙江、上海等地多家权威医院的专家团队紧密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成功搭建起健康管理数据治理新范式,不仅利用前沿技术和完善制度全方位守护患者隐私,更让诊疗数据运算效率呈指数级飞跃。
目前,中医养生大模型已整合超32万例面舌诊影像数据,经大批专业中医师严苛测试,诊断准确率超过80%。用王真震的话来说:“现在的大模型可以媲美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该系统结合用户作息习惯、气候环境等18个维度数据,构建出专属健康状态立体认知图谱,提前发现潜在健康风险,实现“治未病”。
想象一下,无论何时何地,打开手机,专属AI中医健康管家随时待命,为你答疑解惑、保驾护航,让健康管理变得简单又高效。王真震和他的团队,正以科技之力,为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添砖加瓦。(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