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与中国科学院专题调研课题组来杭调研
日期:2006-10-08 00:00:00
查看:2900
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专题调研组一行四人来杭,就我国科技社团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进行调研。4月21日,调研组邀请6个省级和6个市级学会召开座谈会。杭州市科协副主席何西华出席并主持会议。
省土地学会等认为,目前学会过多过细,重复多,要使学会有活力必须精简;学会干部整体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学术活动普遍质量较低,学会可持续发展实力不足;学会活动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运行困难,改革的关键在上面;资金来源多为上级科协的补助和团体会员的会费,经营收入少,许多学会生存主要借用学会领导干部人际优势开展活动,解决经费,学会间差异较大;学会工作本身就是创新,没有共同模式,要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和学会特色,创造办会条件,要将目前的缺人管事、缺人干事、缺钱办事、缺章理事变为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学会要争取领导的支持,争取政策、项目、经费上的支持,争取部分政府职能转移,如奖励、成果鉴定、培训等;学会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搞好学会与会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凝聚力,繁荣学会;学会要搞活,就要主动出击,进行多方位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才能打响品牌,确立地位。市土木建筑学会等认为,地方学会目前存在无权、无钱、无名的“三无”现象,上级科协一定要充分利用优势,尽可能发挥桥梁、纽带、平台、窗口作用,努力做大做强,形成良性循环;学会要进行市场化运作,要有合法经营权,要创出品牌,服务大众;学会人员要年轻化、多元化,有活力。要吸收高素质的专职人员进入学会,解决其待遇问题,提高学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2004年杭州市科协通过努力为部分学会秘书长解决了事业编制,值得借鉴;希望全国性学会加强组织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交流;学会发展目前无固定模式,要发展须上下连动,打破界限,与省及各区、(县)市加强交流,发挥人才优势,反对排位制,增强学术氛围;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科协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才是学会的出路;学会发展要从自身建设入手,承担推动科技进步作用;要与经济相结合,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帮助企业,促进产业发展;要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要加强中国科协的政策指导作用,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定位,使人才与资源合一,从单一的技术创新发展到高层次的管理制度创新。
杭州市科协学会部部长吴茜认为每个学会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特点,学会要改革、要发展,关键在学会的地位、功能和管理上。一要明确学会为非营利性组织的定位。从事学会活动人员应有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待遇,福利报酬要有基本定位。国务院修改社团管理条例,科协组织应积极介入。二是科协不能完全匡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要吸收综合性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社团加入科协组织,要扩大范围,整合资源。三是学会的社团定位功能不只是学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而应介入行业标准监督管理,兼有行业功能,从学术、科普、宣传拓展到行业功能,把政府实质性功能转移到学会。四是要增加与国际接轨功能,如工程师资格认证。五是在管理体制上,科协的发展是一项需上下连动,左右协调的系统工程,而现在的管理体制为分割式,且重科普轻学术,不利于学会发展。六是要加强学会内部管理,主要在组织、人员和财务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调研组对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调研的结果带回去认真分析研究,早日拿出可行性方案。 (姜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