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科协首次开展社会科普责任评估工作
日期:2017-10-25 12:44:42
查看:3618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事业发展,明确政府及有关社会团体在科普工作中的职责,发挥科普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全市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杭州市于2015年5月30日正式实施了《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该条例中确定了“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明确了“科学技术协会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选择一定数量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对其履行社会科普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同志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李源潮同志在中国科协八届五次全委会议上“要完善公益性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履行好科普责任”指示要求,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根据《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今年首次开展了科普社会责任评估工作,并于10月10日-12日通过《杭州日报》、科协网站对3家单位评估结果向社会进行了公布(见附件)。
2017年初,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印发了《杭州市科普社会责任评估办法(试行)》,并确定杭州植物园、杭州电视台、都市快报报社作为评估单位。在三家单位自查梳理基础上,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估专家组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组人员由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研究机构相关专家,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关专家组成,对履行科普责任及其科普服务能力、科普工作成效等进行了评估。评估数据模型设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委托浙江大学统计研究所独立开展。
杭州植物园设有科研宣教科和科普宣教中心等科普机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共同发起成立“科学松果会”科普公益组织,2016年还结合G20杭州峰会主题举办“喜迎G20、科普惠民生”系列活动;杭州电视台设立《健康起义》、《生活大参考》、《相约健康》等栏目,邀请专家科学解读相关问题。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强化科技传播,并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实用性、普及性;《都市快报》社设立《好奇实验室》科普视频栏目,以动手实验的方式,来验证事情的真假。目前,《好奇实验室》科普视频在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等四大视频网站总点击量达7亿次。
根据《杭州市科普社会责任评估办法(试行)》,科普社会责任评估结果按照A、B、C、D进行分类,其中A类表示该社会法人履行科普社会责任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评估结果表明,三家试点单位履行科普社会责任均为A类。但评估过程中也发现存在薄弱环节和短板:杭州植物园科普信息化还需加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设置科普专栏相对单一;杭州电视台科普釆编人员力量不足,自办科普栏目偏少,市民关心的科技热点问题解读与市民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都市快报》社开展系统性科普报道和活动不多,科学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社会科普责任评估在全国也是首创。本次社会科普责任评估是科普法规在杭州的生动实践,也是群团组织运用法规推进改革的有益探索。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通过社会科普责任评估,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体履行科普责任的自觉性,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科普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