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视台-红盾在钱塘”播出-“西湖区食品安全进校园公开课”精彩节目回放
2018年1月6日19:20,“让中小学老师当食品安全科普进学校的主角-西湖区食品安全进课堂示范课”实况和记者采访节目在“杭州电视台-红盾在钱塘”播出。
自2017年11月9日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杭州市食品营养学会和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组织的“食品安全进课堂创新主题示范教研活动”在西湖区留下小学启动以来,活动受到了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科协的高度重视。2017年12月7日,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科学技术协会、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湖区教育局和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联合组织,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于12月7日在留下小学再次举行了“食品安全示范教研活动”。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安排下,杭州电视台记者进行了全程录像和采访。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与应急管理处蒋荣祥处长、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余勇平部长、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陈仲达主任、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科章成排科长、西湖区教育局综合教育可吴明耀副科长、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沈立荣教授、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武晓华老师、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蔡永环老师等嘉宾,西湖区全区幼儿园保健老师、留下小学学生150多人参加了活动。
西湖区留下小学白丹老师和翠苑中学叶新颖老师分别担任小学和初中课程主角,并接受了记者采访。白丹老师的课程主要围绕小小食品标签展开,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气氛生动活泼。孩子们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各种包装食品的现场图案文字的识别,很快学会了通过食品标签选择合适自己食品的技巧,达到了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叶新颖老师的课程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设计讲解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并结合当下热门的食品安全话题,通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讨论求得真知教学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孩子的参与性教育教学理念。这两堂与众不同的公开课受到了学生们欢迎,学生反映,他们通过课堂学会了看标签,理解了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保持清洁(勤洗手)、生熟分开、完全煮熟、安全存放、材料安全”的科学含义和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回家以后还可以教家里人。
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科章成排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食品安全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学生和家长对此特别关注。近年来,西湖区一直在积极推动食品安全进校园这项工作。正是基于这种重要性,这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科协和浙江大学在留下小学的组织开展了这次食品安全科普进校园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以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食品安全知识读本》为教学内容。在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蔡永环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两位小学和初中卫生保健老师担当主角,设计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并进行大胆的课堂教学创新,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从现场和嘉宾们的普遍反映看,整体效果是非常好的。希望今后通过这种形式在全区的推广,有效推动学校、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记者还采访了留下小学学生当食堂抽检员,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测,模拟参与食品购买的情景,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等场景。
本次活动采用了《食品安全知识读本》教学内容。该读本丛书是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食品安全委员办公室、杭州市科协和杭州市教育局指导下,由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主编完成,即将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该丛书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册。读本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的画面、详尽的说明,系统介绍了与不同年龄层次相关的食品安全科普和法律法规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和消费方式,对相关食品安全认识误区进行了澄清。浙江大学出版社在课本中引入了最新的电子出版技术,植入了可通过手机扫二维码阅读从农田到餐桌的精彩食品安全科普视频(微电影),视频内容将动态反映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安全、生产加工、餐饮、选购、检测、消费等科普知识,力求通过广泛普及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素养,增强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