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钟南山:全民提高警惕 不会重复17年前的SARS疫情

日期:2020-01-21 10:05:42 查看:3754

截至1月20日18时

北京共确诊5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关于这一肺炎疫情的防控情况

钟南山院士昨天回应民众关切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在广东有2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另外,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次疫情的源头主要在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实际上这个海鲜市场里相当多的不是海鲜,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动物。综合各方面信息,初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病毒相比,尽管有很多的同源性,但是是平行的,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

为此,他提醒普通人要提高警惕: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有感冒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源头目前不清楚,但可能是竹鼠、獾这种野生动物,尽量别去碰野味;出门要记得戴口罩,买不到N95,普通口罩也可以起到阻止飞沫传播的作用。

国家卫健委答疑:近期去过武汉怎么办?

此外,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一系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普问答,为公众答疑解惑。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3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4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5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6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编辑:Bob

综合:北京日报、央视新闻、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