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杭州科学大讲堂第208讲从能源变迁和人类文明发展视角带你读懂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4-05-21 15:05:01 查看:226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能源革命是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类历史,从薪柴、煤炭到石油天然气,再到如今的新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跃迁,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能源通过自我“进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探路。

5月18日下午,由市科协主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和省汽车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杭州科学大讲堂第208讲,邀请到了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俞小莉教授作题为“世界能源变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科普讲座,12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现场聆听讲座。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主任蒋晓斌为俞教授颁发了大讲堂铭谢牌。

讲座中,俞教授从什么是能源入手,简要介绍了能源的主要分类方法、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和全球化石能源储量及其分布等知识,并指出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呈加速态势。

“天取暖,自燧木取火开始,人类进化和社会的发展便与能源结下不解之缘,薪柴、木炭成为人类早期广泛使用的能源。”俞教授认为,从雷电、火山等自然之火的被动利用转变成燧石相击、钻木取火不仅是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的起点,更是人类原始文明的开端。火被用于烧制成陶器、铁器,人类农业文明有了物质基础,而随着工具生产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风车、水车等利用风能和水能的新型工具成为了农业文明的标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人类从农业文明来到了工业文明,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物质财富、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但另一方面也伴随生态环境污染、文化冲突等负面影响,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她强调,要解决日益增大的能源供需矛盾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不断扩大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构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至关重要,以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推动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促进传统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历史永续向前,衰荣自有期。讲座最后,俞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强调每一种能源的发现和利用都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每一种能源都有演变的生命周期。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古国,已向全世界做出了双碳宣言,但我们的道路任重道远,她鼓励大家要为青山绿水、生态文明一起开源节能减碳!

在互动环节,现场听众们就自己的疑惑及能源相关知识,向俞教授提出了疑问,俞教授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服务中心)